黑豆放鍋里蒸一蒸,就服老一輩的這種傳統做法,省錢又實用,收藏

1 / 11
中醫講究「藥食同源」,認為許多食物與藥物一樣,具有四氣五味、升降浮沉等特性,能夠針對人體不同的臟腑功能進行調理。黑豆,便是這樣一種兼具藥用與食用價值的食材,深受中醫養生理念的推崇。
#黑豆,在中醫古籍中多有記載,它性平,味甘,歸脾、腎經。中醫理論認為,腎為先天之本,主藏精,主生長發育與生殖,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力源泉。而黑豆色黑入腎,具有補腎益陰、健脾利濕、除熱解毒的功效,被譽為「腎之谷」。
從營養學角度來看,黑豆富含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維生素E、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鈣、磷、鐵等多種礦物質,其優質蛋白含量高達45%以上,是黃豆的4倍,堪稱「豆中之王」。這些豐富的營養成分,為人體提供了全面的營養支持,有助於增強體質、提高免疫力。
2 / 11
在民間,流傳著許多關於黑豆的傳統吃法,這些吃法歷經歲月的沉澱,蘊含著老一輩人的養生智慧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,就是農村一位99歲老奶奶傳承下來的老方法——把黑豆放在鍋里蒸一蒸,再做成醋泡黑豆。這種做法看似簡單,實則好處多多,不僅省錢又實用,還能最大程度地發揮黑豆的營養價值。接下來,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道傳統美食的製作過程。
食材清單
黑豆:250克、黃冰糖:80克、老陳醋:適量,以能沒過黑豆為宜、乾淨無水無油的密封容器:一個
詳細製作步驟
3 / 11
清洗黑豆
將準備好的黑豆放入一個乾淨的大碗中,加入適量的涼水。這裡一定要注意,一定要用涼水清洗黑豆,因為黑豆的表皮富含花青素,這是一種具有強大抗氧化作用的物質,能夠幫助人體清除自由基,延緩衰老,保護心血管健康。而用溫水或熱水清洗,會導致花青素大量流失,從而降低黑豆的營養價值。
用手輕輕揉搓黑豆,去除表面的灰塵和雜質,但不要過度用力,以免損傷黑豆的表皮。清洗2 - 3遍後,將水倒掉,瀝干黑豆表面的水分。
4 / 11
浸泡黑豆
把瀝干水分的黑豆重新放回碗中,倒入適量的清水,水量以沒過黑豆2 - 3厘米為宜。然後蓋上保鮮膜或蓋子,讓黑豆在常溫下浸泡3個小時。浸泡過程中,黑豆會吸收水分,逐漸膨脹變軟,這樣後續蒸製時更容易熟透,營養成分也能更好地釋放出來。浸泡期間,可以每隔1個小時左右攪拌一下黑豆,使其浸泡更加均勻。
5 / 11
蒸製黑豆
3個小時後,將浸泡好的黑豆連同水一起倒入蒸鍋中。如果水太多,可以倒掉一部分,以水面剛好沒過黑豆為宜。開大火將水燒開後,轉小火蒸製1個小時。蒸製過程中,要注意觀察鍋中的水量,防止干鍋。可以每隔15 - 20分鐘打開鍋蓋,用筷子輕輕攪拌一下黑豆,確保其受熱均勻。
蒸好的黑豆用手輕輕一捏就可以捏碎,這說明黑豆已經蒸熟,口感軟糯,就算是牙口不好的老人也可以放心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