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痴呆症的前兆,通常會說這3句「口頭禪」,對照下看看你中了幾條!
5. 「我不想去。」
患者突然拒絕社交活動,或對曾經熱愛的事務(如跳舞、下棋)失去興趣。這種「主動性喪失」是前額葉皮層退化的結果,導致多巴胺分泌減少,引發抑鬱傾向。
6. 「別碰我的東西!」
患者可能對物品產生病態執念(如反覆檢查門鎖、收集廢紙),或出現被竊妄想(如認為家人偷走自己的錢)。這些行為源於杏仁核(情緒中樞)過度活躍,導致焦慮和偏執。
出現口頭禪並不意味著一定患上了痴呆症,判斷是否為痴呆,關鍵得從5個維度來綜合考量。
首先要看相關表現是否逐月增加,如果只是偶爾出現類似情況,可能無需過度擔憂,但若是呈逐漸增多趨勢,就要引起注意了。其次,留意是否合併迷路、算錯帳、穿反衣服等空間或執行障礙。
再者,觀察是否影響日常生活,像理財、做飯、服藥等方面出現錯誤。另外,是否伴有情緒或性格改變也很重要,比如變得焦慮、淡漠、易怒等。
最後,年齡與遺傳背景也是關鍵因素,60歲以上人群,或者家族有痴呆史的,患病風險會陡然增加。如果滿足兩項以上,建議及時到神經內科做MoCA量表、腦核磁以及澱粉樣蛋白檢測,早期診斷能夠將發病時間推遲5 - 10年。
如何預防老年痴呆症?
老年痴呆症雖無法根治,但通過早期干預可有效延緩進程。
1.要控制「三高」
高血壓、糖尿病會加速血管性痴呆的進程,所以建議每日監測血壓,將收縮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;糖尿病患者要把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%以內;每年還要體檢篩查頸動脈斑塊,預防腦梗。
2.進行腦力鍛鍊
每天開展30分鐘認知訓練,如數獨、學外語、背詩詞等,可刺激海馬體神經元再生,持續訓練能使痴呆風險降低29%。
3.採用地中海飲食
每周吃2次深海魚,每日攝入500克蔬菜,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,用橄欖油替代動物油,這種飲食模式可使痴呆風險降低40%。
4.積極參與社交互動
每周參與3次集體活動,如廣場舞、志願者服務、老年大學等,可刺激大腦前額葉皮層,延緩認知衰退。
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