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過60不能吃核桃!醫生直言:不想常進醫院,3種堅果最好少吃
清晨六點,天剛泛起魚肚白,張大爺就拎著馬扎、揣上布袋,樂呵呵地往社區花園趕。退休後,他把養生當成了頭等大事:打太極、遛鳥、拍風景,日子過得有滋有味。
但要說最讓他上心的,還得是每天雷打不動吃的一大把核桃。他常拍著胸脯說:“這核桃 長得像腦仁,吃了肯定補腦,預防老年癡呆症!”兒女們勸他別吃太多,他總一揮手:“專家都說了,堅果是'長壽果',我這才吃多少?”
這天早上,張大爺跟往常一樣,坐在陽台上「咔嚓咔嚓」敲核桃殼。剛敲完,他想起身活動活動,誰知眼前突然一黑,雙腿一軟,整個人「咣當」一聲栽倒在地。老伴兒聞聲衝過來,嚇得直哆嗦,趕緊撥了120。
救護車一路疾馳,把張大爺送進了醫院。一番檢查後,醫生得出結論:暈倒是高血脂引起的短暫性腦供血不足,而罪魁禍首,正是他每天那一把接一把的核桃。醫生 嘆了口氣:“大爺,核桃再好,也不能當飯吃啊!您這血脂都快趕上豬油了,再這麼吃下去,醫院可真成您'第二個家'了!”
張大爺醒來後,一臉困惑:“不是說核桃補腦、護血管嗎?我天天吃,咋還吃出問題了?”
一、核桃是「長壽果」還是「健康殺手」?
核桃被古人稱為“萬歲”“長壽果”,現代研究也證實了它的健康價值。 2021年《循環》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追蹤了6701名健康老人,發現每天吃30-60克核桃(約3-6顆)的人,兩年後壞膽固醇(LDL-C)水平降低4.3%,低密度脂蛋白顆粒品質提升,動脈硬化風險顯著下降。
另一項哈佛大學長達20年的追蹤研究則更顯示,每週吃2-4份核桃(1份≈28克)的人,全因死亡率降低13%,預期壽命延長約1年。
但為什麼張大爺吃核桃卻出現問題?
中國營養學會建議,老年人每日堅果 攝取量為10 - 15克,約2 - 3顆核桃,但張大爺每天吃一大把約50克,脂肪攝取嚴重超標,過量脂肪對老年人健康危害極大,會引發諸多健康問題。
事實上,並非所有老年人都適合吃核桃。高血脂和肥胖者,核桃脂肪含量高,過量食用會加重血脂異常,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消化功能較弱的老人,腸胃難以消化核桃中的高脂肪、高蛋白,易引發腹脹、便秘;膽囊疾病患者,脂肪會刺激膽囊收縮,可能誘發膽絞痛;陰虛火旺的老人,核桃性溫,食用後會加重口乾、便秘等症狀。
不過,不同情況的老人吃核桃也有適合方法。健康老人可每日吃2 - 3顆核桃,掰碎撒在優格或粥裡,增添風味又保證營養均衡。
高血脂、肥胖者每週吃核桃不超過3次,每次1 - 2顆,嚴格控制量,防止血脂升高、體重增加。消化不好的老人,可將核桃打成漿飲用,這樣更容易吸收,還能減輕腸胃負擔,避免消化不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