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後,多喝梨煮水,梨煮水是天然潤燥飲,六種梨煮水搭配,全家人都愛喝

4. 雪梨菊花杞棗水——熬夜黨的「回血水」
材料:雪梨1個(帶皮)、菊花3g、枸杞5g、紅棗2顆(去核切半)、清水600ml
做法:
雪梨切塊,菊花枸杞快速沖洗,紅棗去核;
所有食材小火煮25-30分鐘,關火前加糖。
適合:長時間用嗓、熬夜追劇、眼睛酸脹的學生黨,或是易上火的人。
小貼士:體質虛寒易腹瀉?雪梨減半,加1片生薑更安心。
6 / 7
5. 雪梨麥冬玉竹水——咽干口燥的「滅火器」
材料:雪梨1個(帶皮)、麥冬6g、玉竹6g、清水500ml
做法:
麥冬玉竹用溫水泡10分鐘後沖洗,雪梨切塊;
食材入燉盅,隔水燉2小時(先中火後小火)。
適合:熬夜族、咽干口燥、皮膚乾燥的人,滋陰潤燥一絕。
小貼士:脾胃虛寒?加2片生薑同燉,中和寒性。
7 / 7
6. 雪梨金桔甘蔗水——全家搶著喝的「清甜水」
材料:雪梨1個(帶皮)、金桔6個、甘蔗2小節、清水600ml
做法:
金桔用淡鹽水泡10分鐘後劃刀,甘蔗去皮切段,雪梨切塊;
所有食材小火煮40分鐘,按需加糖。
適合:嗓子干癢、皮膚乾燥的人,日常滋陰潤燥超友好。
小貼士:脾胃虛寒?加2片生薑,暖身又解膩。
喝梨水的「避坑指南」
健康人群:每天1-2小碗(200-300ml)溫熱飲用,潤燥不過量。
脾胃虛寒者(易腹瀉、手腳冰涼):每周2-3次即可,或加生薑、紅棗中和寒性。
糖尿病患者:梨水含糖,建議隔天或症狀期少量飲用(每次≤100ml),且必須無糖。
濕氣重、易腹脹者:梨水偏涼,長期喝可能加重濕氣,每周1-2次更安全。
把燥熱煮成溫柔,讓生活多一份清甜
立秋的儀式感,藏在一碗熱乎乎的梨水裡。今晚就挑一款喜歡的搭配,小火慢燉,讓香氣飄滿屋子,也飄進心裡。願這碗清甜,能為你驅散秋燥,潤養一整季的好狀態。
立秋安好,願你被溫柔環繞,水潤常伴。 ??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