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知道,原來做豆腐這麼容易,1斤黃豆做出4斤豆腐,生著吃都很香

6、當豆漿的表面凝結出一層皮后,用筷子把這層皮挑起晾干,就成了腐竹。挑起這層皮后,把攪拌好的鹵水倒入豆漿中,用勺子快速攪拌幾下,讓豆漿和鹵水混合均勻。
7、蓋上蓋子,給豆漿保溫,靜置20分鐘,揭開蓋子后會發現,豆漿已經凝固成豆腐腦了。用勺子舀出來一些,撒點糖或加點鹵汁,就可以吃了,特別美味。
8、找一塊紗布,要比較細的那種,再準備一個可以瀝水的容器,比如瀝水籃,或是從網上買一個做豆腐的模具,把紗布鋪在容器里。
9、豆腐腦上面有一層「水」,這是酸漿,用勺子舀出來,裝進瓶子里,放在冰箱里保存,下次用它來點豆腐,效果比鹵水還要好。
10、舀出酸漿后,用勺子把豆腐腦攪拌一下,攪碎后倒在紗布上,再把紗布包起來,盡量裹緊一些,然后在紗布上壓一個重物,把豆腐腦中多余的水分壓出來。
11、想吃嫩豆腐的話,壓半小時就可以了,想吃老豆腐,可以壓1小時,軟硬度可以自己調節。因為壓出了大量的水分,最后1斤黃豆可以出4~5斤豆腐,
12、水分壓得差不多后,把豆腐取出來,是非常有彈性的,直接吃有一股濃濃的豆香味,再改刀成小塊,就可以做其它美食了。
【技巧總結】
1、不管用什麼豆子,一定要提前浸泡,而且要泡夠12個小時,這樣出漿率才高。
2、打豆漿的比例,加6倍的清水,打好的豆漿濃稠度剛好。
3、自制鹵水,用食鹽、白醋就行了,比例是1:2,能讓蛋白質膠體快速聚沉。
4、點豆腐的溫度,在85℃左右最好,鹵水倒入后要攪拌均勻,凝固效果才好。
覺得我的文章不錯,請給我點贊、評論、轉發、收藏、關注,下次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