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了多年的大白菜,白菜上的黑點是什麼?到底還能不能吃,今天總算弄明白了

如果是由黑斑病造成白菜葉片上出現「黑點」,只要「黑點」面積不是很大,
應該也是可以食用的。但是,一定要煮熟了再吃,儘量避免生吃這樣的白菜;
如果「黑點」面積很大,是不建議食用的。
另外, 這種「黑點」白菜上的「黑點」是水洗不掉的 ,而且,口感不再脆嫩,有嚼「棉花套」的感覺。
三、白菜軟腐病導致的「黑點」
白菜軟腐病對白菜的危害也非常大。主要由幾百種土傳細菌或真菌侵染導致,
這些細菌或真菌的形態還非常複雜,目前還沒有完全搞清楚。
不過,這種病菌的危害有一個特點,那就是首先侵染白菜的底部葉片,
並由外及裡形成小的「黑點」,然後慢慢蔓延到上部葉片及上部內部葉片。
如果不及時進行防治,整株白菜就會軟化、腐爛,並散發出特殊的惡臭。最後導致白菜徹底失去食用價值。
市場上銷售的帶有「黑點」的白菜,大部分都屬于軟腐病初起導致的「黑點」。
對于這一類「黑點」白菜,如果「黑點」不是很大,在煮熟後也是完全可以食用的,
但也不能生吃。一旦「黑點」很大,就不能食用了,應該做丟棄處理。
聽了這位菜農朋友的解釋後,我心中仍然存有疑問,
那就是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說「白菜上的黑點主要是因氮肥施用過多而導致的生理性病害」,
並不是白菜患了什麼病。當我向這位菜農朋友提出這個問題時,
菜農朋友說,什麼叫生理性病害?名稱是什麼?任何病害總有一個名稱的。
所謂的「生理性病害」是根本不存在的。是有些人沒有弄懂白菜究竟是患了什麼病害而杜撰出來的名詞而已。
聽了菜農朋友的這般解釋後,我恍然大悟: 就是啊!什麼叫「生理性病害」?
總要有個名稱吧?沒有名稱的病害,怎麼能稱得上「病害」呢?